第一百七十九章 皇爷,动了(1/3)
作品:《崇祯大帝国》第一卷风雨飘零>
元宵节,夜幕徐徐降临,华灯初上,整个京城热闹无比。>
十王府街东北角,高大的阳武侯府张灯结彩,欢庆上元夜。>
侯府管家在门口张望着,准备迎接在外浪了一下午的阳武侯薛濂回府。>
脚步声从胡同口传来,老管家一喜,正要走下阶梯前去,却发觉前面身影并不是自家老爷,而是安远侯府的小厮。>
“何管家,请问我家柳侯爷在贵府上吗?”远远的,小厮疾步上前问道。>
“没有。”何管家摇摇头,叹息了一声,明白自家的侯爷肯定是和他家侯爷去浪了。>
他们要是在一起,三五天没有归家,这也是常有的事,不必等了。>
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
如果用东林党的说法,这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地方。>
尤其是在魏公公上台后,天启皇帝不管事,什么事都交给他去办。>
于是,威猛的魏公公立马开启让东林党人半夜惊醒的噩梦。>
原本这样下去,估计再有个几年,也就没东林党什么事了。>
可惜,本尊上台后,这诏狱就默默无闻了。>
造成的结果是,东林党又满血复活了。>
不过,在崇祯皇帝上任后,这里又恢复了天启年间的繁华。>
老王站在诏狱门口,看了看里面阴森恐怖的牢房,随即一声不吭,大步走了进去。>
院子内没有任何花木,只有黄土垫起来的一个操练场,前院的东西两侧是两排耳房,里面驻扎着锦衣卫和管理诏狱的狱吏。>
掀开遮挡寒风的门帘,里面烤火的五六个狱吏急忙起身,向老王问好。>
“安静下来了吗?”>
老王语气很柔和,但带着上位者自有的威严。>
对于底层小吏,老王一贯不会耍脾气。>
“禀报厂公,阳武侯薛濂已经安静睡觉,安远侯柳祚昌犹在闹着要见皇上。”轮值的狱吏谄笑躬身汇报工作。>
“防护措施都做好了吧,可不能让他们自杀了?”>
老王斜着眼,捏着光秃秃的下巴,尽可能的做好每一个细节。>
这是东厂第一次文明办案,可不能砸了招牌。>
“厂公请放心,墙壁四周都用棉布包裹着,他们想撞墙死都不可能。>
别看他们现在闹腾着,等一会就老实了。>
再者,里面的兄弟也时刻看守着。”>
狱吏笑着说出了布置。>
老王点点头,他也就是随口一问而已,小黑屋是他亲自布置的。没问题。>
老王估计,等屎尿来了,这两位一辈子锦衣玉食的侯爷,是绝对抵挡不了这种龌龊滴。>
此时,签押房的番子匆匆赶来,低头递给老王一封信件,“禀厂公,有宣大锦衣卫密奏。”>
宣大无小事,老王不敢怠慢,接过信件,匆匆御览一遍,脸色一沉,立即尖声道:“备轿,进宫!”>
坤宁宫,鼎内焚着檀香,淡白轻烟幽幽不绝如夏日柳絮,丝丝袅袅从缝空中飘逸而出,静静散入殿阁深处。>
袁贵妃和周皇后二人,正端坐在凤椅上,听崇祯皇帝讲商业课,也就是大明皇家商行日后的操作。>
女官青歌负责记录。>
“……周皇后之言也不尽然,不可一概论之,这代理商制度也要分商品。>
譬如,蜂窝煤属于民生产品,关系到大明每一户百姓,就不能让一家垄断经营。>
尤其这京城中,上百万人口,制作销售都来不及,更不要说财富让一家一户赚去,不可取!>
可以把京城分成若干个区域,按东城区、西城区、北城区等划分,人口密集的区域设置两到三个分销商。>
授予他们生产的权利,让治安司监督产量,皇家分钱即可。>
酒水同样亦是如此,在大明可以一省一府一个代理商,皇家负责生产。>
不过,跟蒙古鞑子打交道,路途遥远,需要大量人手护送,就需要田宏遇这样的大商家来负责了。>
一般人,吃不消,也没有这样的财力和实力。”>
新成立的大明皇家商行目前只有四种产品,蜂窝煤、肥皂、地瓜酒、钟表,崇祯皇帝依据产品特性讲解操作模式。>
皇帝这个职位没经验,可经商崇祯皇帝是见多识广的。>
“还是田国丈的命好,有田贵妃在,赶上好时机了。”>
周皇后听完,眼波不经意的瞟向崇祯皇帝,语气中满满的醋意。>
“哎哎哎,过了哈,朕的皇后在此,哪里来的田国丈?你封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大帝国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九章 皇爷,动了,网址:https://www.555t.org/98916/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