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进城(2/4)
作品:《甲申风云》破了院中的寂静,说门外有个怪书生求见汤神父。
毕方济好奇地打量着周明磊,虽然穿着淡蓝se的长袍,带着冠巾,衣服不合体不说,往那一站是说不出来的别扭。对了,相貌普通,可二十五的年纪也不小了,光光的下巴没有胡子,显然是经常剃,这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位先生是头一次到这里吧?“毕方济好奇地问道。
明磊进了院子就约束自己不要东张西望,但这个外国人的一阵打量让他很是不快,但谁叫咱儿有所图呢,只能礼下于人了。明磊恭敬地回答:
“晚生周明磊,字长缨,beijing人士,初到南堂,想拜会汤若望神父。不知神父的姓名可否相告?”
“我是毕方济神父。不知有什么可以效劳的?”
原来是毕方济神父,明磊记得他是意大利人,书上说,大约1622-1628年,他在松江和上海管理教务。有一次为一个九十人的大家族授洗,这家族中,秀才就有二十五人。另一次的大家族受洗仪式,好像是松江府文教大族全体入教,共有八十九人。“可,瞧我着脑子,怎么就忘了罗马教廷是如何表彰他的呢?”
毕方济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这个年轻人,真是太奇怪了。一开始,听到自己的名字,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好像有千言万语,但瞬间又平静了下来。就凭这等的自控控能力,看来就不象一个凡夫俗子啊!
“您怎么也在beijing了?”
毕方济真是大惊失se,这家伙怎么会冒出这么一句,难道自己在大明帝国很有名吗?这话可连自己都不信!明磊见毕方济脸上变了颜se,也觉得自己说得太奇怪了,笑了笑,却蹦出一句更奇怪的话:“您觉得我有资格见一见汤若望神父吗?”
毕方济宽厚地笑了,“年轻人!你说话很有意思!但这样表达好像对听的人是一种负担,有些……”
明磊明白,毕方济很有教养,连骂自己思维混乱都说得这样和缓。明磊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自己一定会被当成疯子给赶出去的。
可还没等明磊再次张开嘴,一阵急促大脚步声传来,一下闯进来七八个人。为首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一身煞是好看到绸子儒衫,面白如玉,也留着短胡子,却在脸上还擦了粉,明磊的嘴立时张得老大。(明磊不知道,明末有身份的世家子弟擦粉是件很时髦的事情,反倒是他少见多怪了。)
这伙人必是遇见了急事,任凭明磊在一旁变颜变se,根本没有一个主意这个衣着寒酸的穷书生,注意力全放在了毕方济身上。
“方神父!刚才,家父被大顺的士卒抓走了!龚安节(龚鼎孳)那厮也在场,这可如何是好啊?请神父通知汤神父,赶快想想办法!家父一大把年纪,万一受刑不过,可就……”说着,痛苦得泪如雨下。
毕方济为难地说:“沈家可是名门望族,祖上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世兄可是急糊涂了。先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一定会有办法的!”
这个后生的脸一下变红了,大声叫道:“平ri里,家父对尔等多有关照。怎么,现在就变脸了?我家是清白人家,和这些匪类历来是一点联系都没有,神父如此推三阻四,就不脸红吗?”
“可,我们也和大顺军素无往来,实在没有办法啊?”
那个青年不禁一阵冷笑,“谁不知道那李自成一进beijing,就下令不许sao扰你们南堂!还敢说暗地里没有往来?枉自你平ri里还敢言‘真如‘二字,没羞死人!”
说着,一推毕方济,“让开!有什么话,我还是与汤若望计较!”
毕方济还想拦阻,早被小伙子身后的几个壮汉一下推倒在地。该着毕方济倒霉,接连退了几步,倒地时脑袋正磕在院中老树盘出的大树根上,一声没吭,就昏了过去。
等这伙人进了后院,明磊赶紧装模作样地跑过去,跪下来将毕方济的头放在怀里,“你…,你说什么?”
明磊煞有介事地俯下脑袋,边嗯边不住地点头。见几个下人都渐渐靠近了,这才轻轻放下毕方济,大大方方地开始指挥了,“你!还有你!快将神父抬回卧室休息。”
见有人想张嘴,明磊一瞪眼,“什么也不用问。神父都跟我说了,后院我会亲自料理的,没什么大不了的,把本公子的包袱好生收着,都散了吧!”
说着,扔下面面相觑的下人们,明磊昂首阔步地向后院走去。根本不需要认识路,那么大的说话声,明磊就顺着声音就摸到了汤若望的书房。四个刚才闯进来的那伙人把门口站着,明磊过去一笑,“几位,辛苦!”说着,从容地推门就进。
突然进了房间,明磊对蜡烛的照明相当不适应,见居中坐着一个六十岁左右年纪的老者,不用问,此人必是大大有名的汤若望了!在昏黄的烛光下,汤若望眼角的鱼尾纹显得很深,胡子有些花白,但眼睛很亮也很慈祥。明磊正琢磨这老汤穿上军装怎么看也不像党卫军啊,还德国人呢?瞅着倒满象是个犹太教授的。
见又进来一个小伙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申风云 最新章节第二章 进城,网址:https://www.555t.org/54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