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二十三)神秘失踪的潜艇部队(2/3)

作品:《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多钟,做完家务的林夫人也来作陪,正当几个人酒酣耳热之际,一辆小汽车停在了林郁青的家门口,车门打开,一位澳大利亚妇女神色惊慌的跳下车来,林夫人看到了她,面露讶异之色,起身迎了上去。

喝得面红耳赤的夏科拉注意到那位澳大利亚妇女和林夫人焦急地说着什么,不一会儿便在林夫人的怀里嘤嘤的哭泣起来。

“她是谁?”夏科拉问道。

“我们的邻居苏珊娜,她的丈夫战死在了非洲,她自己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很艰苦,我们搬到这里后经常帮她,所以经常走动。”林郁青用有些微醺的眼睛看了一眼两个女人,“她可能是又碰到什么难处了吧?”

林夫人好言安慰了苏珊娜一番,然后回到了酒桌旁。

“出了什么事了?寡妇门前是非多,是不是又有人欺负她们母子了?”林郁青问道,舌头明显的有些发硬。

“又有人到她的牧场捣乱了,偷走了一些奶酪,还打死了两头牧羊犬。”林夫人说道,“我觉得好象是……”

林郁青本来已经喝得半醉,听到夫人的话,象是立刻清醒了过来,眼中瞬间放射出锐利的光芒。

“我觉得我们最好过去看一看。”夏科拉看了一眼还站在车旁边没有走的楚楚可怜的澳大利亚女人,沉声说道。

“现在就过去,抄家伙”林郁青猛地将杯中的白酒一饮而尽,说道。

三个人回到了屋里,林郁青打开了墙上的一个柜子,从里面取出了一支8式突击步枪扔给了夏科拉,自己取过了一支霰弹枪,而林夫人则取出了一支造型奇特的德国毛瑟19式手枪。

“夫人还真是有好货啊。”夏科拉看见了林夫人手中的枪,不由得很是惊讶。

“这是‘斯佩伯爵’号朗斯多夫舰长赠送的纪念品。”林郁青有些得意地说道。

德国19年式7.6毫米毛瑟手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88毫米,口径7.6毫米,重1.4千克,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至150米。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的部分兵工厂也有仿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较为广泛。0响的“驳壳枪”和“盒子炮”就是指这种手枪。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净面匣子”。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毛瑟兵工厂在1897年1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还有一种全自动型的,称做快慢机,毛瑟兵工厂则称之为71速射型。在191年5月量产。而驳壳枪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在1897年的时候,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各**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但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德国驳壳枪在其大量生产的四十年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可以说原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分解一支驳壳枪基本不需要工具,只要有一颗驳壳枪的子弹就可以将枪分解,盒子炮是丑得可爱的标准典型,几乎是罗曼蒂克的。

盒子炮在毛瑟厂又称菲德勒手枪,是该三兄弟与其有极大关系的另一明证。当时,半自动手枪刚刚起步,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军队使用半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武器。毛瑟深知,

若要成功,必须要得到一个主要强权的军队合约,因此他将盒子炮命名为毛瑟军用手枪,希望能取得一个军方合约。不过事与愿违,一直到199年毛瑟厂停产盒子炮为止,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盒子炮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而盒子炮的生产也不生不死的拖了四十年,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盒子炮。

毛瑟在生产盒子炮的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可以说是原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盒子炮采用短后座力式作业。闭锁榫套在滑套下方,前方卡入闭锁机组,上方嵌入枪机下的两个凹槽,在击发时,

后座力使得枪管兼滑套(及枪机向後运动,此时枪膛仍然是在闭锁状态。由于闭锁榫前方是钩在主弹簧上,因此有一小段自由行程。由于闭锁机组上方的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最新章节(一千四百二十三)神秘失踪的潜艇部队,网址:https://www.555t.org/26108/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