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沪海鼠王(2/3)
作品:《国潮1980》
敢情贺军的爷爷,想当年解放前就是沪海滩上的着名邮商。>
这位贺老先生,手中的珍惜邮票不计其数,什么“宫门倒”、“中山倒”、“小字当壹圆”,都经过手。>
平时跟沪海滩的其他大邮商和大集邮家,如周今觉、陈志川、钟笑炉,都是称兄道弟的好友。>
经常一起吃饭、喝茶,切磋邮识。>
只可惜,解放后这门生意逐渐就不能做了,邮票逐渐与转卖炒作无缘。>
原本极其富裕的贺家断了主要的进项,日渐衰微。>
贺老先生逐渐成了只能在家里看孩子买菜的废人。>
儿子女儿基本都成了工人,售货员。>
贺家的下一代没人再对邮票感兴趣。>
特殊时期的那几年,贺家最困难的时候,就跟今年那部刚上映的电影《张家少奶奶》演得那样,要靠卖旧物过活。>
别看住着二层的小洋楼,却拆东墙补西墙,家里人个个衣裳打补丁,连碗牛肉汤都舍不得给家里的孩子买。>
真应了那句话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但就是这样,贺老先生也没舍得把自己的珍邮放弃,一直藏在自己的床板底下。>
结果因此,反而在家里的第三代人中找到了传人,就是他最小的孙子贺军。>
说起来这个缘分也是让穷给逼的。>
贺家需要贴补家用,家里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要捡废纸和碎玻璃。>
贺军和他的哥哥姐姐们不一样,在垃圾箱构成的花花世界里,他不大关注那些铜丝、铁皮之类的物质宝物。>
但对信封上的邮票,他很感兴趣,>
每次看到好看的邮票,总要剪下来留好,当小人书看。>
贺家的孩子是买不起小人书的,也舍不得去书摊上花钱看,看这些信销票就成了贺军非常珍惜的独门爱好。>
他的精神世界由此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开始通过邮票了解课本以外的世界。>
有一次,他们姐弟三人走了运,还一起捡着一个破枕头。>
后来居然发现里面藏了十几块钱,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发了大财。>
贺军的姐姐和哥哥合计后,觉得他们可以把大票上缴,零钱留下,让姐弟仨好好过过嘴瘾。>
然而没想到贺军却对此强烈反对。>
看重精神甚于物质的他说,宁看着哥哥姐姐吃东西流口水,也要把他的那份钱用于买邮票。>
最后,他硬是从哥哥姐姐手里讨了八毛钱,在邮电局买了一整套早就眼馋的《金鱼》。>
那天,姐弟三人感受到的快乐是截然不同的。>
在姐姐哥哥一饱口福,心满意足的时候,贺军忍着肠胃的抗议,为自己终于拥有了一套全新的邮票而狂喜不已。>
尤其他们还不知道,他们各自的人生方向和生活境遇,已经注定会因为这套邮票发生重大转变。>
一年之后,这套《金鱼》邮票的价格就翻了三倍。>
所以又发生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
贺军的姐姐哥哥因为忍不住嘴馋,偷偷把这套邮票拿到马路市场上卖掉了。>
痛失最宝贵的东西,贺军自然伤心极了,免不了要哭闹一番。>
不用说,闹也于事无补,而且反而因为暴露了私留钱财的秘密,贺军还被父母呵斥责怪了一番。>
不过尽管如此,好的一面却是,贺老先生却因为这件事发现了最小的孙子居然和自己是同道中人。>
而且还知道了沪海的马路上又能做邮票的金钱交易了。>
于是在看过贺军那些放在铁盒子里的信销票私藏后,贺老先生非常高兴的抚摸着贺军的头,开始教他保存邮票的正确方式,还有邮票的相关知识。>
最重要的是,贺老先生还背着其他人,把自己藏着床板下的珍邮给贺军看。>
并且教他什么是好邮票,和怎么以邮养邮。>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领路人,贺军才算真正的进入邮票世界。>
此后,他不但邮识以成倍的速度增长,也越发勤快的捡垃圾了。>
甚至于他专捡垃圾箱里的信封,再顾不上其他的东西,眼里只能看见邮票。>
为此,贺军开始具备一种特长,就是特别善于在肮脏丑恶中发掘美。>
在烂菜皮,馊饭,用过的手纸下面,他能一眼认出偶然露出的信封角角,同时想象出被污秽物掩盖着的精美邮票。>
当他在苍蝇乱飞,酸臭刺鼻的垃圾堆里捡到一个贴着美丽邮票的信封。>
他往往忍不住会忘情坐下,在现场就久久欣赏。>
而捡回来的信销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八百二十六章 沪海鼠王,网址:https://www.555t.org/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