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拉风(1/3)
作品:《国潮1980》从11月初到11月中旬,属于京城晚秋最后一段美好的时节。>
一旦过了这段时间,京城的树几乎就秃了。>
秋风会吹得落叶满地跑,气温也会迅速降低。>
也许只需一天夜里大风降温,就能一步跨越零度。>
那人们只凭秋衣秋裤,早就顶不住了。>
所以这段时间,也是京城人入冬之前最忙和的时节。>
各家各户都闲不住,都得为入冬做必要的准备。>
一是得把冬天的棉衣、被子准备出来。>
同时拆洗旧被罩、床单、枕套,洗完了还得晾晒,来个置换。>
二是住平房的主儿,得拿报纸、糨子,把窗户缝儿糊好,免得天冷漏风。>
三是准备生炉子取暖,安烟囱,买蜂窝煤、买劈柴。>
四就是得凭本儿够买冬储大白菜了。>
尤其最后这一项,闹出来的动静最大,也最让人们乐此不疲。>
从1959年开始,为了保证京城市民冬天每人每天能有一斤白菜的计划供应量。>
每年11月1日到10日,成了市政府组织冬储大白菜集中上市供应的日子。>
市政府规定京城市民必须在指定国庆蔬菜商店,凭购货本按定量购买冬储大白菜。>
这就是冬储大白菜的由来。>
这个年代的人都说,京城进入冬天的象征就是大白菜,这话一点不假。>
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为了保证大白菜的供应,京城市政府会联合十几家单位共同设立“秋菜指挥部”,一起动用各种资源,刻不容缓地解决大白菜产销运输中遇到的问题。>
有一个算一个,人们真的就是为了大白菜而活的。>
买大白菜,已经俨然成了城里城外,全员皆动的一场“人民战争”,景象无比壮观。>
既然是战争,那当然就有打前锋的。>
那谁是排头兵啊?>
毋庸置疑,京郊的菜农绝对当仁不让。>
正所谓“立冬不砍菜,必定要受害”。>
由于这个时节田间的菜蔬经不得风寒,不及时抢收就会冻坏。>
所以为了避免大白菜冻坏在地里,抢收越冬菜,就成了京郊农民的头等大事。>
那不用说啊,农民一忙,运输公司就得跟着忙,菜店也就跟着大变样了。>
你就看吧,从11月1日的凌晨三点开始。>
京城的大街上就会出现无数拉着白菜的马车和卡车,连在天安门前都能畅行无阻。>
全市一千二百个菜店和临时售菜点,也无不在菜棚外拉上线,换上100瓦大灯泡。>
卖白菜的售货员提前穿上了棉鞋棉大衣,带着棉帽子棉手套,严阵以待地待在室外守着大磅等着白菜运来。>
而且还张贴布告,对外招收家庭生活有困难的人干临时工,一天给一块五。>
工作内容就是在菜站过夜,夜里装卸白菜。>
甚至就连各个无关的单位也受影响。>
因为双职工家庭两口子都要上班,为了买白菜,是可以直接向单位请假的。>
遇见这个理由,单位不能视为私事,得立即准假。>
这还能不影响工作进度和安排吗?>
所以最真实的情景就是,当城外的高头大马喷着白雾拉着堆成山的白菜来时。>
各处菜站前等着头一拨买菜队伍早排出好几百米。>
用帽子、大衣、围巾、口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男女老少们,都是怀揣副食本,举家出动的。>
人们特别有恒心、有耐心,不管多晚都等着。>
不过随着一车一车的白菜往下卸,堆成了山。>
菜店的样板台上,也把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和等外几类的白菜分别展示出来后。>
所有人就都没法再保持淡定了。>
一旦卖菜、卖菜上磅算钱的声音掀起,本来安静的队伍瞬间躁动起来。>
排在后面的人们开始以焦虑的心情眼望前面,巴不得队伍能快点移动。>
而队伍前列的人,也都知道不能耽搁耽搁时间。>
无不在卖菜的催促声里,以最快的速度,甩开膀子卖力往自己带来的各色车辆上装他们选好的白菜。>
就这样以蚂蚁搬家的方式,一趟趟的运回去。>
直至存储四五百斤,乃至上千斤才能安心。>
然而买完了,把菜拉回去了,还不算完呢。>
家家户户还都要把大白菜摆满庭院、窗台,码放好后晾晒。>
天儿冷后还要用草帘子和旧棉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四百零四章 拉风,网址:https://www.555t.org/1/404.html